在农村,但凡家里还有劳动力、有地在种,这时候都已经开始准备整地种蒜了。 撒肥,犁地,挑陇。这都好说。最累的应该就是种蒜了。 蹲到地上,把蒜一颗颗给摁倒地里,期间都不敢抬头看,因为一个小时过后一陇地还有好远,就算我家种过一二十年,有时候我还有这种绝望。 一整天下来,因为蹲的久,感觉从膝盖到屁股都是酸的。一盆蒜种完,站起来都费劲儿。手指头在土里戳啊戳,感觉装长满了倒刺。
目前来说,好多农作物种植都有专门的机械了。唯独大蒜普及的不是甚好。 其实是有种植大蒜的机械的。但是口碑好像不怎么样。一是机器播种不均匀;最重要的是播种过程中不能保证蒜瓣儿底部朝下,会导致出苗时间不一致,听家里人说,苗出齐前后得有二十天。 虽然,我觉得这问题不大。因为明明有专门的的机器,再掏这劲儿感觉有点儿冤。一亩地一百块钱,又不是太贵。两个人吭哧吭哧干一天就值这100块钱? 可能家里人就是觉得种地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能证明价值所在?有田不好好种那是对土地的不尊重?所以他们宁愿花300块钱每亩的成本找人种,都不愿意用机器。 其实大蒜作为经济作物,种植风险还是不低的。中牟这边家家户户种植得益于中牟打算的地域品牌背书,销售还是不用愁的,但是风险也有而且不低。 给大家算算账,犁地耙地成本约100;一亩地种子约需250斤,价格按照500块钱算吧;化肥农药约400块钱;种蒜成本300;土地成本约150;找人收蒜成本大约也是300;浇地电费按照50元算吧。(找人抽蒜苔一般都是用蒜苔抵工钱,相当于谁抽谁要)。 不算平常的养护,种植大蒜一亩地成本大约在1800元左右。产量每亩约1500公斤,如果每斤价格地狱六毛,那就铁定赔本。这种情况还比较常见。 种蒜累,风险高。但是大家还愿意去种,因为种小麦是铁定不赚钱的,大蒜遇到好的行情,多少能赚点儿。 不得不感概的是土地里刨食儿确实不容易! 老一辈人不会也不愿意去计算成本的。感觉就是他们这种“不计成本”的付出,才保证了粮食安全和蔬菜供应。 等到他们老了,咱们这一代谁愿意因为这一点点儿利润,吃这个苦? 到时候土地真的需要大规模流转了,再想吃上一口便宜菜就更不那么容易了。 毕竟,没有利润的营生,没有企业愿意去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