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蒜行情前高后低、先热后冷,难以琢磨,也另很多存蒜的专业人士摸不清脉搏。从长的周期来看,大蒜的价格仍然表现出较为明确的周期特征,现在的大蒜行情正处于周期波动的中部,可上可下,给予了投资大蒜的资深玩家很大的操作空间。 2020年市场的共识是当年大蒜面积和产量都已达到历史高峰。新蒜上市之初蒜价暴跌至种植成本以下。2020年新蒜采挖,鲜蒜的市场价触及0.7/元/斤的低位,大蒜晾干之后的售价也不过在1.2元/斤左右。以此价估算蒜农大面积亏损。很多的业内老手认为当季大蒜的供应量太大,未来大蒜即使减种行情也难言乐观,收储大蒜看不到希望。当季大蒜入库量达到了440万吨左右的规模,是近十年入库量均值的150%以上。2011-2016年均入库量在230万吨左右,2020年的入库量是其的190%,一年的入库量接近两年存量。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2017-2019产季大蒜入库量持续增加,新蒜上市之前老蒜逐年累库,库内老蒜的每年的余量越来越多。 历年来新蒜大幅下挫之后,新蒜往往存在报复性上涨的现象。低蒜价却吸引了大量新手入市抄底,当季的新蒜价格在短暂触底之后,开始迅速上抬。大蒜的收购价格由1.2元/斤左右上涨至关库门时的2元/斤左右。大蒜价格更是在当年春节时段上涨至2.6-2.7元/斤的高位,可以说去年入手抄底的人士获得了完美的成功。从结果上来看那些预言大蒜崩盘的人是失败的,但是在逻辑和数据上却并没有错。 去年大蒜入库之后,这些判断大蒜后期要落价的人士都会观察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库存老蒜的余量确实在100万吨之巨。供大于求的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去年的大蒜涨价或者说抄底人士成功逃顶的逻辑并不是供应少,而是其他例外因素导致的。 2020年大蒜抄底资金疯狂涌入,很多收储大蒜的人在干仓阶段转手出局,这个阶段大蒜的上涨更多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接盘资金太过踊跃,后道进入市场的资金危险其实并未解除。后期大蒜出口创历史之最、大蒜减种、极寒天气导致大蒜减产等利好消息不断拉抬市场,最终助力了去年大蒜收储的成功。从常规分析的角度来看,蒜价低迷,蒜农有减种的倾向,未来大蒜产量相应减少确实使收储大蒜有一定的逻辑依据。但是很少有证据能够支持大蒜出口量增加以及天气状况极端变化导致减产的情况。所以去年很多老手不收储并不算出错,只能算是在规避风险。虽然去年蒜价最终是上涨的,但是没有消化的老蒜还是要留在本季与新蒜争抢出货渠道。 今年来看,由于库内老蒜的存量不小,即使本季大蒜存在减种以及减产的情况,库内蒜的总量也不会大幅减少。并且由于减种、减产利好引发新蒜价格过快上涨,就过早地透支了蒜价上涨的潜力,入库阶段蒜价从高点回落就不显得特别突兀。 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今年大蒜属于从底部上涨到中部阶段,蒜价位于历史均价附近,蒜价可上可下。未来蒜价下跌可能基于今年蒜农的收益不算差,只要不存在减种减产的情况,未来大蒜的供应仍显偏多。如果将来大蒜供需改善,比如切蒜片消耗增多、出口恢复去年的状态以及未来极端天气频发,大蒜减产,大蒜价格还将上涨。投资资金利用大蒜基本面的变化进行上下操作都属正常。未来需要紧盯供需,密切关注大蒜种植销售状况的变化情况,才有可能在趋势形成之初踏准市场节奏。今年蒜价已经不是从绝对底部或高峰回调的状态,跟随短期趋势操作,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