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标题: 驳三清的实话实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7:14
标题: 驳三清的实话实说
网友三清的帖子
杞县乡镇面积只是小幅度减了一点,大概在百分之五左右,通许县,淮阳县,民权县,开封县,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金乡主产区面积确实减少了,但保留下来都是高产地块,可是金乡周边付产区受包地的影响面积又有增加,且增加的均是高产田,总体算来种植面积与上年基本是持平的。
   从蒜苔上市以来行情的表现来看,每次的掉价都无力反弹、、、特别是河南邳州的蒜苔,上市以来,一掉再掉、、、金乡蒜苔上市以来也是一路下滑,一块七八开始下滑到昨天的七八毛,且库存量已超过去年,从这点来看,面积很可能比去年持平略减的希望大,而不是一部分别有用心人鼓吹的那样,明显减少。

  众所周知,只有好的苗情,才能长好的蒜头,有些人说蒜苗越好,蒜头越小,难道说只有差蒜苗才能长大蒜头?俗话说,水暖鸭先觉,经过近几年市场的锤炼,蒜农也知道减产不减收的道理,因为大部分蒜农都是市场的参与者,现在河南早熟,中熟大蒜已大量上市,价格维持在0.8-1.2之间且上货量大,价格有下滑趋势,蒜农出售积极,这说明了什么?十个蒜农七个蒜贩子,第一手资料永远掌握在他们手中,对面积,产量增减程度,他们比我们清楚,若是面积明显减了,单产减了,他们还会积极出售,难道他们不会自己晒?
  不要听信任何忽悠,没事自己下去转转看看,什么是真实的。。。。

在网友三清的发贴内容中,对河南大蒜市场信息叙述的情况还算客观,对金乡蒜区的信息内容叙述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在这里我也就不做过多的反驳了,因为,金乡本地人都知道。
关于蒜薹行情我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后期造成蒜薹价格大幅度下划的真正原因,不是数量,是质量。
对于“蒜农出售积极,这说明了什么”?我对三清网友只能轻轻地说:你看到的,是问题的表面,你不过是做了一个片面的理解,造成你所说的这种现象,是另有原因。

作者: 三清    时间: 2015-5-11 07:59
质量差与蒜苔总量及入库量大没有直接关系,对价格有点影响是真的,物以稀为贵,量真小了,质量差点,价格也下不来,归根结底,还是量大惹的祸…
作者: dxx    时间: 2015-5-11 08:01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13
标题: 回 三清 的帖子
三清:质量差与蒜苔总量及入库量大没有直接关系,对价格有点影响是真的,物以稀为贵,量真小了,质量差点,价格也下不来,归根结底,还是量大惹的祸… (2015-05-11 07:59)
收获的时间问题造成的量大与面积增加造成的量大是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前者对蒜薹存储市场极为不利,后者对市场蒜薹市场不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就今年而言,总体的入库量不是很大,但是质量不算太好,起码说有一部分蒜薹的质量不好,那么今年的蒜薹市场虽然总存量不算太大,但是市场的压力不会太小,其原因还是要败在蒜薹的质量上。
作者: 三清    时间: 2015-5-11 08:16
说的不是成败是量大小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21
标题: 回 三清 的帖子
三清:说的不是成败是量大小 (2015-05-11 08:16)
蒜苔的单产量取决于蒜薹收获的时间,4月30日到5月3日,同样地块单产量,与5月6日到9日单产量相比,后者要增产40-55%,因此,虽然蒜苔与蒜头的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也存在着天壤的差别,就拿今年说事,后期蒜薹掉钱的真正原因不是产量,而是质量。蒜薹增产那是因为收获的时间的问题,蒜薹价格大掉那是因为质量问题,在蒜薹增产与蒜薹价格大掉面前,不能代表今年的种植面到底是积增加或还是减少的问题。关于蒜头产量与蒜薹的关系不大,恰恰那年的蒜薹单产量减产,蒜头的单产量却增加,这个里面存在着自然与人为因素.......
作者: 北斗    时间: 2015-5-11 08:43
关于面积,金乡人争议很大,小蚂蚁属于乐观派。个人考察结果,金乡减10--15%,金乡外围不减,邳州不减。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1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1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2
我知道单县面积减了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3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3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3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15-5-11 08:53

作者: 绸缪未雨    时间: 2015-5-11 09:01
蒜薹给了爱蒜人一记响耳,
今年金乡蒜薹注定失败,因为你不能放长期




欢迎光临 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https://bbs.51garli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