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
蒜海泛舟 笑看多空
- 积分
- 707
荣誉勋章:
在线时间0 小时
金钱2
主题124
帖子512
精华1
积分707
注册时间2007-3-7
最后登录2021-12-20
|
<TABLE height=783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57><FONT color=#1196ee><FONT size=4><STRONG>山东: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STRONG></FONT><BR></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1196ee></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1196ee>来源:</FONT><a href="http://www.sdtv.com.cn/ShowSource.asp?Action=ShowCopyFrom&ChannelID=1007&SourceName=山东电视台" target="_blank" ><FONT color=#1196ee>山东电视台</FONT></A><FONT color=#1196ee> 日期:2007-1-21</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1196ee><IMG src="http://www.sdtv.com.cn/channel/news/images//line.jpg"></FONT></TD></TR>
<TR>
<TD><BR>
<TABLE width="95%">
<TR>
<TD colSpan=2><FONT color=#1196ee size=3>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下来,农业无疑是经济领域最亮丽的一页。在年初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的推动下,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完善和强化,6000万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FONT></TD></TR>
<TR>
<TD colSpan=2><STRONG><FONT color=#1196ee size=3></FONT></STRONG></TD></TR>
<TR>
<TD colSpan=2>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2006年,寿光市化龙镇李家屯村村民李俊堂的种地经来了个360#的大转弯,往常都是先种后卖,可这回,他的50亩蒜还没种就已经通过网上市场卖出去了。</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寿光市化龙镇李家屯村村民 李俊堂:“卖给电子交易市场了,现在不愁销路了。”</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让老李提前吃上“定心丸”的是寿光市去年启动的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由于汇集了全国大蒜各大主产地和批发市场每天的价格波动以及生产、储存、出口等多重信息,加之3000多名交易商的加盟,未来几个月甚至一年的价格在网上已经形成,农民参照期货市场的未来价格就可以实现“先卖后种”。</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山东寿光蔬菜电子交易市场发展部经理 王雪蜂:“农民的种植成本他心里是有数的,他感觉网上的未来价格合适,就可以提前卖出,不管明年价格如何波动,对他都没有什么影响了。”</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村民 李俊堂:“按1亩地1吨算,就是2400,扣掉1000块钱的成本,还剩1400,50亩就接近7万。”</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而电子市场的订金制度又给订单农业上了一道保险。 目前济宁、菏泽等地农民已经从网上订单卖出大蒜1.1万吨,提前锁定了来年的收成。信息化为新农村建设铺就了致富路,也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往年农民经纪人侯长福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忙着收蒜、存蒜、卖蒜,一年下来得跑上十几趟,可今年,足不出户,轻点一下鼠标,他就可以完成这些活儿,还搞起了期货交易。</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仅半年时间,电子交易市场已完成交易额55亿元,超过了有着10多年历史的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年交易量。信息化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而基础设施的改善则在一步一步地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2006年对营里镇辛庄村村民刘秀芹的生活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用上了沼气。</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寿光市营里镇辛庄村村民 刘秀芹:“过去用柴草满屋都是烟,后来用液化气还是有一些烟,现在用沼气很干净,一点烟都没有,一年还能省600块钱。”</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没了烟不说,房前屋后也变得干干净净,以前犯愁的垃圾堆、粪堆、柴草堆都进了沼气池,变成了清洁能源。</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寿光市营里镇辛庄村村民 刘秀芹:“建一个沼气池得2500块钱,政府补贴1000块。”</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变化不仅来自一家一户,对生产和生活区的规划也让整个村庄变得干净又整洁。在辛庄村,过去分散的养殖搬入统一规划的养殖小区,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饲养。</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寿光市营里镇辛庄村村支部书记 王金升:“一个是远离村庄,减少污染,二个是进入养殖小区,提高了农户的养殖规模和水平。”</FONT></P>
<P><FONT color=#1196ee size=3> 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而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也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山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省级财政安排的64.4亿元支农资金注入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比上年增长24.3%,取消农业税及各项惠农补贴近30亿元。全省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1239万,自来水普及率达70%;全省共建14.2万个沼气池,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省70%的农业人口;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以上。在加大财政“输血”力度的同时,培养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造血”机制也在稳步推进,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万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强化,让6000万农民得到了沉甸甸的实惠,2006年粮食总产突破800亿斤,比上年增长3.4%,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上年增长10%。 (陈琛, 袁敬宇, 李保刚 )</FONT></P></TD></TR></TABLE></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