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树锁京城卖蒜记

[复制链接] 编辑

57

主题

157

帖子

2594

积分

连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594

荣誉勋章:

社区居民

在线时间
0 小时
金钱
3789
主题
57
帖子
157
精华
0
积分
2594
注册时间
2006-5-16
最后登录
2016-6-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09: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河县的油坊镇是有名的大蒜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今年大蒜的种植面积就在6100亩之上。油坊大蒜种的多,怎么卖出去?这不用愁,因为这里有一支农民大蒜销售队伍。王树锁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树锁是油坊镇前魏村农民。他40多岁,面色黑里透红,个子不足一米六。时值初冬,他的蓝西服里边,穿的是蓝毛衣,毛衣里面衬衣的领子左侧在外面翻着,右侧则在里面扣着,看着这个“衣冠不整”的汉子,.真不敢相信他竟是位闯荡京城的农民。

往京城卖蒜,王树锁不是第一个。他到北京卖蒜,是因为听说邻村的农民在北京卖蒜发了大财。去年,他家里种了3亩,春夏之交,大蒜收获之后,也想卖个好价钱,于是壮起胆子到北京一试。他先到北京看了看市场,看到北京市场的大蒜价格真高,一挂一百头的大蒜,好的能卖到四、五十元。于是当机立断,在郊区租了处闲房,回家租车将家里的大蒜一鼓脑拉到了北京。然后骑辆旧自行车四处出售。或走街串户、或去集贸市场、或去机关单位,他这种灵活的销售方式受到北京人的欢迎,自己当然也尝到了很大甜头,原本在家里卖不到20元的一挂蒜,在这里却能卖到30多元,偶而还能卖到40元。 受“利益”的驱动,王树锁的劲头更大。他跑的更远,串的地方更多,叫卖的嗓音也更响,随之,他的销量也更大,不到一个月,自家的大蒜就卖完了。事后,一算账,亩收入近5000元,比在家里卖高出了近一倍。


看到钱这般好挣,王树锁虽然自家的卖完了,可是心犹不甘,于是,揣着连本带利那厚厚的一沓子的票子,回家又收购了一大车蒜拉往京城。同样,不足一个月,这一大车蒜又卖光了,他的腰包又鼓了不少,他的胆也壮了不少。他想一口气再收购两车大蒜。可是回家后却发现,整个油坊镇的大蒜都卖光了。他懊悔自己错失了良机。


今年,王树锁京城卖蒜更顺趟了。不同的是,这次他带上了自己的小舅子。因为要把生意做大,一个人实在顾不过来,合作力量大。另外,他也有致富不忘自家人的意思。他说:“他日子过得紧巴,我带他出去闯荡闯荡,对他是锻炼,也从经济上帮了他。”今年大蒜的行情又不错,他们两人一直在北京卖了五个多月,到底卖了多少蒜,那就不用说了,反正二人是稳赚了一把。王树锁真是开眼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北京人真是有钱呀!”


王树锁进京卖蒜有无限欢乐,但也不无遗憾。一是,他嫌自己种的蒜头小。他与山东某地种的大蒜相比,就暗逊一筹。他说,人家种的大蒜又大又圆,咱卖30元一挂,就觉得够多了,可人家一挂卖到了60多元,为什么?思来想去,他找到了门道,是自家种的蒜太稠了,这大蒜一棵挨一棵,怎么能长大?看来这大蒜光有数量没有质量还真不行。他回家后,不仅自己种的稀了,还向乡亲广泛宣传合理密植的道理。二是,他嫌自己太笨。北京的立交桥弯真多,他上去就转不下来了,晕头转向的,所以虽然说是在京城卖蒜,却一直在京郊转悠,并没真进入京城。他想,京郊价格尚且这么好,京城里面的价格又怎么得了?邻村黄庄姓黄的一个小伙子聪明,敢到三环以内去卖,一亩地的大蒜就卖到了万把块呢!


看到外出卖蒜的发了财,村里及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动了心,你卖北京,他卖天津,他卖太原,仅前魏村就形成了一个50多人的大蒜外销队伍。仅这些人,前魏村生产的大蒜就不够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简洁论坛|手机版|小黑屋|国际大蒜贸易网 ( 鲁ICP备11033414号-9 )

GMT+8, 2024-6-3 23:20 , Processed in 0.0506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