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从6月初收购开始,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究其原因,一是广大蒜友认为今年减产情况较严重;二是对未来大蒜价格和利润估计得过于乐观。但我只能客观地说:今年是行业的幸运儿能赚小钱的一年!虽然就目前的价格和走势分析,前中期收购的大蒜已经有一定的利润,但进入7月中旬,高价位收购的大蒜没有赚钱的可能。就目前的价位而言,入库的风险极大,同时,出口、内销、脱水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
9月初的入库量将基本定论今年的大蒜是否能赚到钱,实事求是来讲,就目前的情况看,9月初储存量应该会在220-230万吨。截至到7月20号,全国入库量176万吨,其中,金乡及周边约118万吨,河南约23万吨,邳州约12万吨,苍山临沂约7万吨,莱芜约11万吨,其他小产区约5万吨。目前全国大蒜剩余量约在28%左右,约97万吨,7月21号至8月30号共计40天时间,出口、内销、脱水、蒜种消耗约1.2万吨/天,将累计消耗48万吨,剩余49万吨将入库或被迫入库或热捂。此销量预计为最大值,若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销量将可能少于预估值,从而导致库存量更大。 |
关于库存量,再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一下:据行业权威统计得知,全国杂交蒜产量情况:山东种植面积约250万亩,平均净单产0.7吨/亩(已扣除蒜种),产量约175万吨;河南种植面积约105万亩,平均净单产0.8吨/亩,产量约84万吨;江苏种植面积52万亩,平均净单产1吨/亩,产量约52万吨;河北10万亩,平均净单产0.6吨/亩,产量约6万吨。种植面积合计417万亩,总产量317万吨。另全国四六瓣105万亩,平均净单产0.33吨/亩,产量约34万吨。全国大蒜产量共计317+34=351万吨。销量方面:6-8约出口内销预计约94万吨,脱水约22万吨,扩种种子需求约10万吨,合计126万吨。全国库存量为351-126=225万吨。 |
另外,向出口企业的朋友了解到,今年西班牙、巴西、阿根廷、智利大蒜已陆续上市,同时本季种植面积都比上季增加30%以上,这将对16年9月至17年1月的出口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今年的高价位使蒜农获得极大的收益,这将极大刺激他们种植大蒜的积极性,不光是山东、河南、江苏等主产区面积增加,云南蒜的面积也将成倍扩大,甚至一些产量很小的小产区、一些农民的门前屋后后将种满大蒜。尤其是云南蒜,将冲击春节后2月-4月国内市场以及南亚部分市场。 |
很多人提到2015年是量价齐升的奇迹年,但任何奇迹都是建立在合理的事实基础上,而2015年的奇迹基础是总体价格平稳上涨,但销售价在2.5-3.5之间,而这个价格区间对大蒜的消费量不会起到抑制作用,同时,价格的稳步上涨使国内外市场都能接受,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进入2016年,奇迹就不再有:据海关统计,2016年1-5月出口同比减少16%,正是由于这期间价格快速上涨,到达瓶颈价格4.5,从而抑制了消费。大胆预计2016年6-12月,由于价格因素、国外蒜面积扩大等因素,整体销量将减少15%-20%,2016年1-12月全年出口量在145万吨左右,与12年基本持平。 |
今年进入7月以来,阴雨天气较多,整体气温低于往年,这将对库外蒜的外在品质、内在品质都有一定影响:一是芽子萌动早,二是外皮潮湿容易变色。很多人认为节气没到,大蒜不会发芽,其实不然。大蒜的休眠期是靠温度和湿度调节,当温度、湿度适宜,大蒜的芽子就会萌动。节气是反映几十上百年的气候变化,但每年的情况略有不同,今年的气候异常,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市场充满芽子蒜,加上今年鲜蒜入库量极大(35万吨左右),入库结构的复杂程度将对库内无芽蒜的销售造成极大影响,不得不让人联想到12年的灾难情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
最后温馨提醒广大储存商,今年的储存成本已经是历史之最(成本超过2010年2000-3000元/吨),风险也将是最大的一年(不亚于2012年的风险)。虽然说了这么多,但还是衷心希望广大储存商朋友们都能控制好风险,毕竟只有大家都赚钱了,大蒜行业才能长久、健康的发展! |
关于量价的因素分析,这里只是笼统地做了介绍,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质疑,都可以跟帖发言,有时间我会一一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