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5号发信息, 经过这些天的调研, 把肤浅的见解 ,介绍给大家 。仅供大家参考
今年涨价的理由分析:
一、价格较低、市场消耗量加大。由于价格比往年较低,国内市场消耗较大,经过调研,往年集贸市场鲜蒜上市(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消耗一万斤,今年能消耗一万五千斤。由于价格便宜老百姓购买量增加。
二、出口量逐年增加、国外市场进一步拓展。据出口权威人士介绍:连续这几年,每年都是百分之三十的递增。今年由于价格较低,欠发达国家的进口量将增加,原来价格高时少量连级漏子都舍不得吃的国家也会大量消耗品质高的大蒜。所以今年出口量应该增大。
三、冷库抢定、大蒜存储量加大。今年冷库储存费较往年长了一百多元。原因很简单,定库的多了。库定了势必就要储存。所有冷库都装满的话,了解蒜区有多少冷库的朋友就一定明白,除去市场大量消耗掉的大蒜,剩下的还能不能装满库。06年就是一个例子,在很多人盼着降价入库的时候。蒜就没了,害得好多库空着。
四、前期低廉的价格,餐饮业用量增加。蒜贵的时候在饭店该放蒜的菜可能放一头,现在便宜了多放一头成本也不高了,无形当中消耗将大大增加。
五、现有价格攻破老百姓成本低限,造成百姓惜售心理。今年老百姓的成本,如果加上收获工钱,将达到八毛钱一市斤。蒜薹没赚着钱,大蒜价格上不去老百姓销售积极性将不高。与冷库的抢购形成鲜明对比。老百姓的损失是分散的,包库的损失是集中的。应该包库的抗不过老百姓。
六、深加工能力加大,大量好蒜也将被加工企业吃掉。蒜片蒜粒蒜米等加工企业,特别是小脱水厂。往年加工一百吨的资金,今年就足够加工二百吨的。价格高的时候因成本高、资金紧加工的要少。同样的资金今年将加工成倍的产品,(资金有多雄厚 生意就有多大)加工企业不会因价格低,而少加工,将资金闲置起来。
七、百姓对大蒜的口味及保健作用越来越多的接受与认可。现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大蒜的口味逐步*惯,对大蒜的保健作用逐步认可。几年以前我国南方吃蒜的也寥寥无几。现在也都*惯了吃蒜。大蒜的保健作用也逐步地得到民众的认可。
八、06年的暖冬、将是各种传染病的根源,大蒜的杀菌作用将成为民众的预防必备品。最近媒体已报道在某部队已出现禽流感病例,手足口病的传播等病例已经不少。医学上讲暖冬将增加传染病的流行。
九、新进新鲜血液,跟风收购将造成提前涨价。今年定库的七成是蒜区外地的,一部分是新手,经验不足。将造成跟风收购。
降价的分析:一、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二、蒜质量好 今年级漏子畸形蒜少,造成成品蒜多。(降价的理由只是客观的分析几点,本人的愿望是不愿降价,现在的价格已经对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不公平了,只愿我国大蒜能长期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利国利民)
存储商应排除的顾虑:1、受蒜薹的影响,赔怕了,吓得胆小了。蒜薹属于纯鲜活不耐放产品,跟大蒜不一样,蒜薹收获不卖它就烂给你看。06年一样蒜薹赔了 蒜一样赚钱。应该挥去蒜薹的阴影。大胆的做蒜。2、种植面积的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根据以上分析应该抵消很多风险。
综上所述:今年行情应与06年相仿
友情提示:以上只是个人经过半个月的调研客观的分析,肤浅的见解。如果有心存不良,极力破坏大蒜事业健康发展的朋友,盼望大蒜掉价,妖言惑众,只主观空想掉了钱捡便宜货的混子,对水深火热当中的蒜农落井下石的朋友,望你免于回帖。如有依据客观分析降价的朋友,欢迎回帖 交流 学*。
楼主请不要误导老百姓了,你的意思是劝老百姓们晚点出售手中的大蒜,价格低了你来补偿损失吗?今年大蒜增加的面积和产量你都考察好了吗?
文如其人,你真是牛轰轰啊?看来你还没有全面的了解市场.有点片面性.
有道理
楼主辛苦了!
楼主是不是####网上的那个牛轰轰?
牛轰轰,商人的观点都是真知灼见,分析的全面透彻.
呵呵......,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时候谁若喊蒜涨,也一定会获得4月份前猫猫兄的待遇,冒天下之大不讳.牛呵呵兄勿怒,这也是预料中的事,越这样,越能证明你的分析,3天后让事实说话,无论什么事双赢是最高境界!
五楼,有道理,自杀性收.自杀性抛
牛轰轰,大胆预测一下10月出库价格,是否像去年一样准确???
请问你收了没有呢?
非常同意3楼的意见,就是那位赌奔驰和宝马的那位主,但是言谈之间已经收敛了不少牛轰轰的脾气,呵呵,市场就是市场,不是哪个人能左右
对于楼主提供的几点信息想确认一下, 现在很多声音在说今年的出口量并不增加,这方面又没有比较权威的信息,不过看形式似乎的持平或者减少些的。 这是第一点不确定
第二,今年深加工的企业需要量有些数据显示并不增加明显, 在国内使用深加工蒜制品人数的比例还不是很高, 不过这个应该是递增的,可还看不出很明显的趋势。
第三,你说蒜薹的阴影我想是比较容易排除的,(虽然我也存了,也赔了)但我供求平等的情况还看不出来, 如果楼主说的都成立当然没有和蒜薹一样的理由。
但是现在的众多人分析出了众多的结论, 每一种结果多有成立的可能性,而且顺理成章,不分薄重。
即使产量增加了,不可怕, 储存能力也增加了, 收购期间可以保证价格的稳定,如果出口量减少或者不变, 如今年三四月份大蒜出库价格一样,这应该是很可怕的。
本人第一年来到金乡蒜区一带,尝试性的想在大蒜上找到些方向, 对于众说纷纭的行情实在头痛,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k
楼上的 1。 你可以留意一下 网上对出口量的分析很多 每年都要递增,今年形势更好。权威网上都有报道。我就不多说了。
2。 今年的蒜片出口缺口 很大 (这也是宝贵的信息,看你真诚舍得告诉你)国外脱水加工企业 基本关停了 一大部分。 就算我国最不重视环保的 都要关停一批了。蒜片的需求全靠国外,出口量应该加大。
3。蒜薹的阴影 应该很简单 蒜薹属于纯鲜活商品,销路基本不靠出口。可归类于蔬菜。 蔬菜的替代品很多 蔬菜有千百种,不吃哪样都行。 所以蒜薹是大蒜副产品。不能跟大蒜同类相提。
不管谁的道理对 事实会验证一切谁对谁错 我喜欢你比较有根据的反驳 这才叫交流。谢谢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不过有一点我不赞同:今年增加了30%不假,但成品率不高,特别是第一年种蒜的,把蒜都唔黑拉,而且白蒜的面积增加有限。就拿鱼台的蒜来说,吾得很的还卖不过小蒜的价格,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蒜肯定会拉后腿。就像后期的蒜薹。
今年存白蒜的好皮的看好。
任何的观点都是个人观点,都不能左右市场规律
一根红钱向上飘!
目前价位太低;
数量并不多;
鲜蒜季刚开始老百姓手里的蒜不多了,往后路只能是涨涨涨!]
蒜被控制在实力派手里了,这些实力派没有心理压力,目前可卖可不卖.
有些人放出的\"06年比05年多了20万吨\"的言论是谎言,今年\"多了30%\"的言论就更是谎言.
这些人都有目的.
过去我每年都在做大蒜生意今年我打算一斤也不存,象蒜薹一样储存河南中牟长期薹平均收购价都在七毛五左右.到后期三毛钱也没人要,河北永年的蒜薹储存的长期平均价格比河南中牟还要低,朋友动脑子好好想象今年的面积该有多大
牛B轰轰
赢牟小哥哥:
是[牛轰轰]! 不是[牛B轰轰]!
你又说错话了! 该轻轻的罚你一次!
经[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委员研究决定,罚你:
去路边抱着贴满老中医的电线杆,然后饱含热泪而又深情的大喊:\"我的病终于有救了呀!我一年吃了一吨大蒜啊!我的前裂腺炎终于治好了哇!\"
牛哥,今年打算赌什么?怎么赌啊?我们拭目以待啊,哈哈
谢谢楼主珍贵的信息, 也许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同一个目标。就是希望我们的蒜可以走出国门以优质合理的价格和品质赚到外国人的钱。我想没有希望它如蒜薹一样,今年的蒜薹是有人赚了钱,搞信息的朋友应该更清楚,抄了一些库,赚了辆小车。可是你又想没想过你赚的钱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是千千万万个储存商赔掉了千千万万台车吖,也许大家会说这些人是SB,当然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指责你们或者谁怎样怎样, 说的是这个产业,这样的生意不会有第二年,第三年,莫非诸位的追求就停留在每年都赚第一次投资人的钱?他们不赔钱储存这些蔬菜你们又何来的小轿车? 如果是这样, 这个产业会消失的。
如很多人的很多声音一般,今年的行情也许比每年都乱一些,因为越做越大,诱惑太多,因素太多, 所以势必结果更多。
或者我们这些各执一词观点对立的商家(如果你是商家的话)可以更片面的更侧面的去发表分析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也许更容易让人接受。
个人认为就金乡的市场,过去的一周应该是并未开始的争战,也不是预兆,觉得是一种假象. 总觉得真正是市场应该在这场雨之后才开始,那个时候的第一口价钱才是蒜的价钱,在那个条件下的涨幅才叫涨幅。
至于现在的价钱有人认为是所谓的高峰期, 个人到不这么认为。也许是前期的价钱让我们觉得这个价钱是有些高且没有落下的。如果一周之前的市场并不成立,那么价钱也许就不成立。
我觉得其不成立的原因是因为决大部分储存商并没有开始收购, 最近的合同似乎没有大量的接到, 具体价钱还不很准确。相信这应该是决定收购市场的两个关键因素吧。
至于前期市场的形成和波动,应该是因为部分走出省外,和商贩囤货造成的吧。 应该都是建立在鲜蒜价格基础上的, 至于鲜蒜的价格我认为是部分受到蒜薹影响,部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则是在后期的出库价格而导致的。今年的蒜薹好似一家很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的一个新产品,市场反映不很好,影响了公司的股价,有些回落。不过象是短期的。呵呵
总觉得如果照0703、0704的出库价格来衡量今年的蒜价有点不灵, 第一次来到蒜区接触此生意,以上纯属个人愚见,或者说是感觉而已。网络论坛嘛,畅所欲言呗。 请指教交流!
欢迎光临 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http://bbs.51garl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