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标题: [转帖]大蒜价格与07年/08年大蒜走势 [打印本页]

作者: 六度空间    时间: 2007-10-16 19:19
标题: [转帖]大蒜价格与07年/08年大蒜走势
大蒜价格与07年/08年大蒜走势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7-10-16 10:27:32 发布人:佚名

最近一段时间的大蒜市场的情况是近几年来最为特殊的,之所以说其特殊有五个原因:其一.不用讳言今年的大蒜产量创历史新高,但今年的霉蒜却占到了总产量的30%--40%,在有的大蒜主产区的个别乡镇.村霉蒜超过了50%。其二.大蒜库容量达到了新的最大值。其三.入库的大蒜价格由于入库时间的前后,被分为高.中.低三个价位。其四。期货(严格意义上还不能叫期货)也就是电子交易市场对现货的影响。其五: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
有人急急忙忙得出了大蒜不论期货还是现货已经崩盘的结论,好象理由非常的充分。
不用回避,从八月十五日以后大蒜价格一路下滑,并且是市场上的价格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价格,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质量不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公司的同事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疑惑和不同的想法,分别到各个主产区。我们通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的实际调查后,逐步得出的结论是与上面的崩盘结论不相同的。今年大蒜市场的上述特殊情况造成了大蒜价格,销售的不同走势。综合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蒜多了多少?红蒜与白蒜的产量比例是几比几?霉蒜造成直接的结果是什么?

金乡县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是:
二00五到0六年金乡大蒜种植总面积是59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其中白蒜19.2万亩,占总面积的32.%,总产量是63.82万吨,比上年增加3.02万吨。
再看看二00六到0七年的情况:种植面积63.91万亩,增长4.91万亩,增长幅度8.32%,白蒜种植面积21万母。总产量为:76万吨,平均亩产接近1.2吨。增长12.18万吨,增长幅度19%。
其它大蒜产区的总产量的平均增长了25%左右。一些新的零星产区,如:江苏的丰县.沛县的个别乡镇的村庄。山东荷泽的定陶个别乡镇,滕州的滨湖,微山的鲁桥两城的一些小的地方,产量超过50%。
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产量,要有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的增长,才能保证价格的稳定,否则,市场的价格将会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发生下滑。

情况也正是如此。
进入0七年六月后的收购季节,大蒜的收购起步价在蒜薹低迷的价格影响下,在金乡,6--6.5的分级白蒜的收购价,只有0.85元/斤,也就是1700元/吨,大混级0.80元/斤。红蒜的大通货收购价仅有0.6元/斤,小混级0.45----0.5元/斤。比0六年的收购起步价平均每吨低了500元。很多收购商望而却步,甚至有些人放弃了收购的打算。


为什么从六月十日到二十一日大蒜价格不跌反涨呢?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巨大的变化。原因有:
一是收获时期的几场大雨,使主产区刚刚收获的还没有晾干的大蒜发生了霉变。金乡,邳州,莱芜等地区无一幸免,特别是新产区的农民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霉变的数量尤为巨大。
二是白蒜的增种面积十分有限。再加上白蒜的霉变数量也很惊人。
三是一些了解上述具体情况的大蒜加工龙头企业和收购商悄悄的大批量的收购的示范作用。
四是低于生产成本的收购价相应减少了储存大蒜的风险。
五是小贩子的推波助澜。

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
六月中旬到七月初, 先期动手收购的大蒜价格非常之低 ,白蒜的收购价平均不超过2000元/每吨,红蒜不超过1600元/吨。这部分大蒜基本上进入了冷库。由于收购的时间短,因此数量不是很大。约占冷库数量的25%左右。但是,这部分大蒜是品质最优的,是后期的入库大蒜无法比拟的。
当很多人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以后,六月底大蒜的收购才进入了量增价涨的局面。到七二十日之前的大蒜收购价大混级白蒜平均2400元/吨,大混级红蒜平均1900元/吨。
然而,除去国内市场消费的之外,进入冷库的大蒜就有了新的分化。新手收购的大蒜,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储存本身就是为了剥取蒜米之用。入库数量为总量的50%左右。质量好和质量次的大蒜各占一半。
尤为一提的是今年冷库的开库时间普遍提前了10到20天。 开库时间大体为七月十日左右。
这些蒜的价位居于整体价格的中游。

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二十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大蒜价格比较稳定,但是已进入了最高价位。质量分化严重。一些小贩子大量囤积货源,大有价格不涨誓不休的气概。大蒜价格下降的因由已经种下,封库后价格下降是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关价格的争论一直不休。应该承认的事实是:从六月初到八月底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价格是上升的,有时是较快的。判断出价格稳中有升的人们是站在了正确的一方。从一开始就认为价格要一泻千里的人们,把八月以后价格的下降用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牵强的,也是不正确的。
价格在九月以后大幅度下降,等待卖出高价的农民,囤积居奇的小贩子损失惨重。加上前期不能出手的霉蒜,俗称“黑大个”的拖累,价格步步走低。到目前为止大蒜已经出芽,丧失了市场价值,不可再与入库的冷藏蒜相提并论。

用市场蒜的目前价格来判断冷藏蒜的未来价格合理吗?合适吗?结论应该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准确的。

二.冷藏蒜有多少?质量如何?未来价格如何?未来走势如何?下面是我们的浅显分析

还是以金乡县的数据为例:
二00六年三月的统计数据是,恒温库800,储存能力70万吨;
二00七年一月的统计数据是:恒温库1000门,储存能力80--90万吨;
现在的恒温库达到了1150门,储存能力达到110万吨。
是不是现在110万吨的储存能力全部储存了大蒜?不是的有的冷库储存了圆葱,还有一部分储存着蒜薹。由此计算和推断金乡的 冷藏蒜应该在90万吨上下。成武,巨野,微山的一些专用储存大蒜的冷库处于半闲置状态。
但是,总量比去年增长了25%。是毋庸置疑的。

冷藏蒜的质量与上年相比质量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和我的同事们在不同的地区走访了近120个恒温库,调查的事实是:今年的的冷藏蒜质量明显差于往年。甚至有些整库的冷藏蒜达不到加工出口中等国家的质量。有些晚期入库的大蒜萌芽已动。白蒜数量与上年持平,但是质量很不乐观。有个主产区的公司加工的白蒜,商检时发现大蒜有霉变现象,拆开包装,重新加工,增加了破损率和人工费,直接加大了成本,该公司的老总说:宁愿花高价,买好蒜,不在贪图便宜,买质量一般或质量差的蒜。还有个别的厂家遭到了褪柜处理,损失很大。

八月到九月的大蒜和冷藏蒜出口应该低于六.七月份。(具体数据等待商务部土畜食品商会发布的信息)。
买好蒜,降低各种成本,已是各加工公司的共识。

由此造成的冷藏蒜价格的两极分化已经显现。未来的价格走势就是两极分化越来越重。

很多人认为冷酷蒜的价格会逐步走低,储存商一定会陪钱。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

先期储存的大蒜获得赢利的机遇是非常大的。九月初的一个例子就很说明问题。一位早期储存了白蒜的朋友,平均价格在1.25元/斤(含冷藏费),他的白蒜已经出售,平均价格1.85元/斤。大家可以算一下,他的获利水平是多少。

中期储存的优质大蒜应该是机遇大于风险,获利的机会很大,但获利的水平不会有早期储存的大蒜高。原因就是:冷藏蒜的质量决定你的获利水平。不排除有的储存商,因大蒜质量原因,和时机掌握有过失,造成亏损的现象。

后期由于大蒜的质量有着千差万别的情况,还由于储存商的用途各不相同,现在很难分析这部分大蒜的走势。

笼统的说冷藏大蒜掉价,储存大蒜亏损,是片面的,是以偏盖全的分析方法,结论肯定也是不对的。0六的产量也是当年的新高,储存量不为不大,但是为什么0六年储存大蒜的人们有90%获得了利润,反倒是那些不顾现实,盲目追高的付出了代价。风险与获利同在,关键是如何把握!!!
盲目的乐观,过早的预言所有的冷藏大蒜赚钱,也是一叶障木,不见森林。应该看到冷藏大蒜由于质量的千差万别,而出现的各种发展趋势。由于今年的大蒜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因此,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刺激消费的大幅度增长,在此形势下,准确判断手中冷藏大蒜的质量,及时操作,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获利或微利.甚至平手,都是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现在的冷藏蒜的价格多种多样,有的5公分的白蒜,售价1.25元/斤,为此我们专门打听到出售大蒜的朋友,以及购买大蒜的公司,情况是:储存商是六月二十日收购的大蒜,5公分的大蒜价格才仅有0.60元/斤,加上冷藏费才有0.75元/斤。如果是你的话,是卖还是不卖?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这种早期收购的大蒜只占整个储存量的25%。代表不了整体冷藏蒜的出售价格的发展方向。现在离冷藏蒜结束,尚有七个月的时间,仅仅以一个或几个交易的价格,就断言现在的价格趋势也是不全面的!!!

三.电子交易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大蒜的影响
电子交易市场给农民和大蒜储存商提供了远期交割.套期保值的平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农民朋友和储存商朋友应该逐步认识它,接受它。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已有百年历史。然而,我们的只能叫电子交易市场,而不能叫期货市场,其中的差别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表述清楚的。但有一条大家应该承认,我们参与其中的大部分人,既不是想要预售自己产品的农民,也不是想要套期保值的采购商,而是想要在其中获取机会利润的炒作者。期货与现货既有连动性.互动性。在交易品种不成熟时,两个市场的彼涨此消反而是普遍现象。还有一条大家也应该承认,我们对期货知之甚少,不要认为知道了K线,就可以进场了。一位中粮油期货部的朋友曾经有个生动的比喻:股票是大江,期货是大海。国际跨国公司是巨轮,国家级和集团公司是轮船,国内中小公司是舢板,个人是大海的游泳者。在大海里游泳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没有看到现场的交割,更不会看到交割大蒜的质量。但是我们了解到的已经交割的品种,空方还是有利润的。但是,现在的期货价格,特别是最近的交易品种已经大大的偏离了现货价格。我们担忧的是空方有符合交易标准的大蒜吗?能交易出来符合交易标准的大蒜吗?如果没有多方怎么办?
一是协议平仓,二是法庭上见。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是,以前发生争议时,基本上以协议平仓解决了。如果真是如此,那期货的价格发展变化就根本不能代表现货价格的趋势!!!
进入八.九月份,出口速度放缓。一是库外大蒜的质量,已达不到标准。由于气温太高,冷藏蒜湿度太大。冷库蒜出库量很少,且不具代表性。商检标准严格也是大蒜出口减缓的一个原因。
各大加工公司的达标验收工作已经完成。相信取得商检合格证书以后,和随着气温的下降,以及农忙的结束,出口大蒜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欢迎光临 国际大蒜贸易网论坛 (http://bbs.51garli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